【民族政策宣傳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學習讀本》(7)
發布日期:2025-05-21 09:56 瀏覽數: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兩個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鮮明提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黨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學習讀本》(以下簡稱《讀本》)共分14章,從歷史方位、重要任務、工作主線、重要保障等方面,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作了闡釋。自治區民委微信公眾號將陸續推出《讀本》內容,敬請關注。

提高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多辦順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不斷滿足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社會事業發展和民生建設資金要向相對困難的民族地區傾斜,讓民族地區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對口支援的項目和資金,不能用錢砸形象,而是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族地區民生。
就業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一個人沒有就業,就無法融入社會,也難以增強對國家和社會的認同。有的民族地區就業問題突出,必須堅持就業優先,加強就業援助,建立跨區域就業創業合作機制,完善創業扶持政策,支持返鄉就業創業,推動各族適齡勞動力職業培訓全覆蓋,提高就業技能。民族地區發展二三產業,開發項目、建設重點工程,無論誰投資,都要注重增加當地群眾就業、促進當地群眾增收。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民族地區抓團結、抓發展,都離不開教育這個基礎性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造就更多適應民族地區發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要全面提高入學率,讓適齡的孩子們學習在學校、生活在學校、成長在學校。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加快普及普通高中教育。要加大職業教育力度,逐步實現中職免費教育,特別是要搞好未就業初高中畢業生的職業技術培訓,使他們在校學一手、就業有技能。要辦好內地高中班,使民族地區來的學生和當地孩子互學互融,共同成長。要加強民族地區高等學校建設,優化學科專業設置,加大對理工農醫等學科建設的支持力度。
要制定激勵政策,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穩步推進“銀齡講學計劃”教師和博士后教師幫扶民族地區高等學校。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加大高水平師范類高等學校面向民族地區的招生培養力度。加大教育對口支援力度。老師的工作生活條件要有基本保障。對扎根邊疆、扎根鄉村的教師,給予更多關愛和培養。國家教育經費要注意向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傾斜。
要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構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體系。完善重大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婦幼健康等公共衛生服務網絡,進一步提高傳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職業病和出生缺陷、發育障礙等監測、預防、治療能力。健全縣、鄉、村三級醫療服務網絡。加大醫療衛生人才綜合培養和引進力度,支持薄弱學科和重點臨床專科建設。完善醫療衛生對口幫扶長效機制。加強民族醫藥基礎理論、臨床應用和特色專科建設。落實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保障政策,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學習讀本》)
上一條:【魯班先鋒】中華民族一家親 建工學子共享菜園翻地展風采
下一條:【民族政策宣傳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學習讀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