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校園傳承,從4月9日起至4月30日,鄂爾多斯職業學院人文管理系郭娟老師應康巴什第二中學之邀,為初二年級學生精心打造了3次剪紙藝術實踐課程。課堂上,郭老師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帶領學生們領略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讓這一古老傳統技藝在青春洋溢的校園里綻放出新的光彩。

4月9日上午,康巴什第二中學美術教室內洋溢著歡聲笑語。在鄂爾多斯職業學院“指尖上的藝術”工作室的支持下,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剪紙美育實踐課正在這里舉行。剪紙非遺傳承人郭娟老師手持紅紙與剪刀,為同學們開啟了一場精彩的非遺文化之旅。

課堂上,郭娟老師首先向同學們展示了精美的剪紙作品集: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寓意吉祥的窗花"福"字、富有創意的故事剪紙......隨著剪刀在紅紙間靈巧游走,紙屑如雪花般飄落,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在老師手中誕生,引得學生們發出陣陣驚嘆。
“剪紙不僅是一門技藝,更是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藝術表達。”郭娟老師一邊示范,一邊為同學們講解剪紙藝術的千年歷史與文化內涵。她從最基礎的對稱折疊法教起,耐心指導學生先用鉛筆繪制紋樣,再以剪刀和刻刀配合完成創作。同學們躍躍欲試,紛紛表示:“原來剪紙不只是能剪窗花,還能創作這么多富有創意的作品,真是太神奇了!”
為讓古老藝術煥發青春活力,本次課程特別設置了“非遺新創”環節。在郭娟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以“司馬光砸缸”的經典故事為題材,分組創作系列剪紙作品。大家分工協作,有的負責設計人物造型,有的專注剪刻缸體紋樣,有的精心布局整體構圖。經過共同努力,一個個生動的剪紙場景躍然紙上,讓傳統故事通過剪紙藝術得到了全新演繹。


“這些作品將在4月30日的校園非遺文化節上展出。”校領導表示,“這不僅是學校美育的成果展示,更是一堂生動的傳統文化實踐課。”據悉,本次活動是鄂爾多斯職業學院“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工作室+學校”的合作模式,讓非遺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看著同學們專注創作的身影,郭娟老師欣慰地說:“從孩子們閃亮的眼神中,我看到了非遺傳承的希望。相信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剪紙藝術一定能在新一代手中發揚光大。”